火鸟范文网

如何进行合同的修改与终止

时间:2023-11-20 12:56

如何进行合同的修改与终止

一、合同修改

合同修改约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即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签订以后,基于意思表示或法律规定,对已成立的合同内容的部分条款和整个合同的履行产生或决定变更的行为。

合同修改与合同变更是有区别的。合同修改是针对已经成立的合同部分条款和整个合同的履行产生或决定变更的行为,而合同变更是指对已经成立的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权利等进行改动或增添删除。但是它们也有相联系的地方。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和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权基于自己的意思订立合同,也有权自由地变更合同的内容。

合同修改的实质是原已存在的合同法律关系的变更,修改的实质是消灭原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建立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合同修改的方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可见,合同变更须经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进行。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办理。如果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三、合同修改的影响

(一)合同的修改将发生以下法律效果:

1. 原合同的法律效力将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当事人任何一方发现约定事项不妥,可以随时与对方协商变更合同内容。但是未经当事人一致同意后,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不受影响的。

2. 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采取补救措施或者予以赔偿。

3.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继续履行债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4.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债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5.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6.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7.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

8.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9.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根据债务的性质不得强制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其负担由第三人替代履行的费用。

10. 债权人留置财产于债务人继续占有期间毁损、灭失的,留置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赔偿损失。但是因不可归责于留置权人的事由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除外。

11. 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致使债权消灭的,保证人均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致使保证人免除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致使保证人加重责任的,对加重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因第三人提供担保的保证人为该笔贷款提供了连带责任的保证担保。因此债权转让致使债权消灭的或因不可抗力等免责情形致使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免除的,担保人均不再承担担保责任;债权转让致使担保人加重责任的,对加重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债权转让后担保人的担保范围及于原债权及利息、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含诉讼费、执行费、律师费等),故上述费用均应由借款人和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以上所述仅列举部分内容供参考!